郭光明:五金达人的重生之路
发布时间:2018-01-11 | 来源:思达集团 | 浏览次数:
遵义市兴贵源五金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遵义市国际商贸城五金商会会长
郭光明
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一位性格开朗、朴实无华的大叔,又有谁能想到他竟是一位经营着遵义国际商贸城最大门店之一,员工达30多人,年经营额已达千万以上的五金达人。
他本是一名西部乡镇农民,凭着踏实能干当了多年村干部,却不甘人生的平淡,在18年前已近中年的他,义无返顾地踏上外出创业的野路子。
外出谋生和外出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对于已近中年的他更是注定了道路的不平坦。也许与遵义有缘,他外出的第一站就是遵义,一经踏入就坚持到底,再也没有离开过。从零起步学做生意,从摆地摊到与人合作租仓库当门面,到真正的租得起门面,再到如今成为遵义市少有的五金达人的他,对思达遵义国际商贸城心存无限的感激,面对我们他直言不讳地说:是思达遵义国际商贸城给了他成功的机遇,给了他发展的信心,是思达集团成就了如今的他。
据郭光明本人介绍,他50年代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区的一个偏僻乡镇。
那时的乡镇不像现在,和农村无异,5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的苦难岁月。在他成长的那个时代,工业和商贸业不发达,人们的出路要么当干部吃公粮,要么参军,但大多还是种地务农。高中毕业后他一直留村务农,凭着踏实能干、脑瓜灵活和能识文断字,当了多年的乡镇村干部,面朝田埂背朝天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上个世纪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发展变化太大了,市场经济从沿海城市起席卷全国,外部世界让人眼花缭乱,下海创业一时成为全国风潮。不甘人生平凡的他,深藏于心底多年的雄心壮志再一次被点燃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已近中年的他依然踏上了外出创业的不归之路。
也许生来与遵义有缘,外出的第一站,他到了遵义。当时的遵义商贸业发展刚刚起步,做生意的机会多,但他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多大本钱,只能从摆地摊小打小闹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攒了点本钱,也认识了几位五金机电的生意人,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发展前景,几个人一起凑钱合租了间仓库作为门店经营起了五金生意。就这样他的后半生与五金机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的人路越走越窄,有的人路越走越宽。
从小养成吃苦耐劳,为人处事大度的郭光明自然是后者。没几年后他就能单独在当时已初步成形的五金机电一条街延安路租门面经营了。从此,他的五金生意总算有了模样。
正在他想放手大干一场的时候,可谁知几年下来,发现在延安路的生意始终是不温不火,只能维持日常的经营,一年下来核算,除去成本赚不了多少钱,不管他怎样的努力尝试,怎么的想方设法拓展业务,但很难有大的突破。
对生意人来说,成败的关键是看赚没赚到钱。不知不觉,一晃1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他还在延安路原地踏步,没赚到想赚的钱,更没出人头地。这时的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
转机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到来。
2012年遵义的商贸业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由浙江商团组建的思达集团来到贵州斥资200亿元开发建设的建筑体量76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商贸批发市场集群“遵义国际商贸城”正式启动了。
当时,遵义商贸业转型发展的口号炒的沸沸扬扬。有人信,有人疑。他心里虽也有不少的疑虑,但对遵义商贸业发展的趋势还是有相当清晰的判断:市区的老市场房屋陈旧,消防配套欠缺,存在经营安全风险;同时交通、物流、仓储配套跟不上,向新市场搬迁转型是早晚的事,晚搬不如早搬。
于是2014年顶着压力把店面搬到了遵义国际商贸城二区经营,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重大决择,也是对人生的又一次下注。在他决意搬的那一刻起周边的人都说他傻,但他和当年外出创业一样仍是义无返顾,说干就干。
傻人不傻。当时的遵义国际商贸城虽说是新市场商业氛围不浓,但交通便捷,停车便利,配送便捷,店面宽敞大气,形象佳,经营环境好。新的环境,让人的心情也敞亮了起来。他静下心来,重新谋划自己的生意和事业,招兵买马,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各区县拓展生意,不到二年立马好转,经营额有了大幅度上升,近二年来年营业额已达千万元以上。
目前他经营门面两家,其中一家是遵义国际商贸城最大的经营门面之一,经营产品囊括铁丝、圆钉、扎丝、电焊条、切割片、插销、门锁、合页、装璜五金,五金工具、电线电缆、油漆、白乳胶、万能胶、沥青、玻璃胶、节能灯、电筒等建筑五金用品和家庭日常五金用品的各个方面,俨然一个五金小王国,销售网络涵盖各县各镇,积累了一大批合作分销商。
问及成功的秘决,郭光明一刻也不忘思达遵义国际商贸城给他的这个好的发展平台以及思达集团领导在他经营困难的时候对他的鼓励和帮助。这正是他虚怀若谷、谦虚近人的可贵之处。
从我们对他的了解,其实他对经营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经营理念上他要求“品质至上,诚信第一,服务为要”,严把进货渠道,保证产品质量;实货实价,性价比公道合理,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视客户为上帝,送货上门,热心服务;在管理上,充分放权,让员工放开手脚干,奖罚分明,提高工员的积极性。这些运营管理措施看似简单,道理平实易懂,却无不透着现代管理学的精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
对目前的成就,郭光明显然还不是很满意,从他的谈话中得知,已60多岁的他对未来有更大的目标。他也充分看好遵义商贸业和五金机电行业的发展,认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遵义商贸业和五金机电市场会越发展越好。他也坚信遵义国际商贸城的发展前景,已预订了遵义国际商贸城四区——思达·汇金天地4套商铺,准备抓住这场千载万逢的遵义商贸业转移发展的浪潮和机会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