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良:一位草根五金机电大咖的创富历程和心声
发布时间:2018-01-11 | 来源:思达集团 | 浏览次数:
遵义市小群五金机电经营部总经理 遵义市国际商贸城五金商会副会长
刘东良
70后,初中毕业,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年仅15岁的他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外出创业的人生之路。“无资金、无经验、无学历”的他,跟随姐夫和姐姐到了千里之外的辽宁省瓦房店市做起了五金机电类产品的推销工作,没钱租车运货就肩挑手提,没有代步工具就徒步前行,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眼 看事业稍有起色,又历经厂商欺骗事件而血本无归的惨痛遭遇,他没有倒下,几经辗转,于1995年来到遵义重新开始了他的五金生意梦想。
借助遵义90年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浪潮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以坚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最终又站立了起来,他的五金生意逐渐走向了成功。
识大势,成大事。紧跟遵义商贸业转型发展的时代步伐,2013年他以超人的见识,作为首批商家正式入驻遵义国际商贸城二区市场经营,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凭借遵义国际商贸城的品牌影响力和一流经营环境,走向了他事业的另一个高度。现如今,他已成为遵义少见的五金机电大咖之一。
楚国故地,自古英才辈出。“源起邵阳济八方,业兴天下勇担当”,地处楚地西南部的邵阳,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孕育了闻名于世的邵商,邵阳人自古就有创业兴天下的责任担当。
上世纪70年代,刘东良先生出生于邵阳一个偏僻而贫瘠的小山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像一切成就大事的人的经历一样,他的童年也充满了艰辛。
由于家里人口多,底子薄,仅靠5亩薄田维持生计,父母都是老实憨厚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操持着家务。加上那里地势高,水资源馈乏,只能“靠天吃饭”,若一年风调雨顺还能基本解决“温饱”,若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连吃饭都成问题。
穷则思变,坚信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年纪小小的他就产生了不平凡的想法。为了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刚初中毕业,他放弃了学业,心怀不干一番事业不罢休的强烈愿望,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外出创业之路,那年他才仅仅15岁。
“无资金、无经验、无学历”的他跟随姐姐、姐夫来到了千里之遥的辽宁省瓦房店市落脚谋生,做起了五金机电类产品的推销工作。每天起早贪黑、马不停蹄穿梭于瓦房店市的大街小巷推销产品。刚开始人生地不熟,操一口外地口音的他,不知遭遇了多少次的白眼和拒绝,但他没有退缩。好话说尽,嘴发炎,只能吃点消炎药;走路走得脚打起泡,只能用针挑破,然后继续赶路。跑完了城里,跑乡镇,几乎没有节假日,风雨天也少有休息。
没钱租车运货就肩挑手提,没有代步工具就徒步前行。
“因为没有钱,我们不能购买货车,为了节约成本,除非得雇车的大件外,我大都是采取肩挑手提原始模式。”他对那段艰苦经历还记忆犹新,“虽然很苦很累,但心里还是很充实,觉得有奔头”他说。
在瓦房店6年时间的磨练和不断学习,他由一位刚入行的新手变成了一位五金机电通,他对五金工具、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及各厂家的信誉度等等都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为他后来做五金机电行业生意奠定了基础。此时的他已成长成为一位青年才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然而,他的一切努力和梦想因一场意外的厂商欺骗事件变得破碎。
1994年底,那是一段让人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日子。一家黑心厂商采用降价欺骗的方式现金交易,以次充好,诱使他将所有的积蓄全押在这批货上,货到瓦房店时被有关部门全部没收,这才使他恍然大悟上当受骗了,然而为时已晚。加上当时法律意识淡薄,没能采取有效的索赔措施,以致他多年的辛苦付出和努力付之东流,血本无归。
人都会遇到挫折,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对挫折的态度,有的人遭遇挫折后便自暴自弃,有的人却越挫越勇,终究成就一番事业。辽宁省瓦房店的不幸遭遇,让他伤痛万分,一无所有,但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就此倒下,在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后,他决定从头再来,东山再起。
也许是信奉了算命先生说的他不能往北走而应向西走的指点,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他顺着地图一路来到了遵义。扎根下来,再次做起了五金机电推销工作。有以前打下的良好基础,很快他的工作就有了起色。一年后的1996年6月,他结束了打工生涯,在延安路开起了自己的一家小店,取名“冬良五金电器经营部”,正式开始了他的五金机电事业。
当时正赶上延安路五金机电市场起步发展阶段,生意相对好做,他抓住机会,秉承“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和“以诚取信、以质取胜、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精心打点,四处拓展业务;并吸取上次瓦房店失败的教训,力抓进货质量,代理名牌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业务量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经营规模一步步扩大。
2013年,迎来了他事业的又一次重大机遇。这一年,他紧跟遵义商贸业转型发展的时代步伐,作为首批商家正式入驻遵义国际商贸城二区市场经营,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凭借遵义国际商贸城的品牌影响力和一流经营环境,营业额不断上升,走向了他事业的另一个高峰。
如今,他经营4家连锁店面,经营产品达1800多种,以世界及国内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为主,涉及五金工具、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电工电气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以上,员工20余人,每年上交国家税收20多万元,已成为遵义少有的五金机电大咖之一。
谈及未来,他的见解高屋建瓴,“遵义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商贸流通业还有较大空间;城市商贸业转型发展,将为五金机电行业发展提供机遇。”据了解,在他的名下已一次性预订遵义国际商贸城四区——思达·汇金天地商铺74间,准备再一次扩大经营规模。
他说下一步他将牢牢把握遵义商贸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类别,加强服务管理,扩大业务覆盖区域范围,力争打造遵义市五金机电及电器销售的龙头商家,对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将结合部分产品的发展方向、技术含量等情况,准备与厂家合资,或直接引进生产线,做到产销一体化发展。
他的这一番话,无不体现出楚地邵商“业兴天下勇担当”的开拓进取精神和不凡气度。